最近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。我家离公司的距离打车大概 20 多块钱,不过最近坐“专车”却常常只需要花 10 来块钱,于是我轮流用滴滴专车、一号专车、易到、Uber 来预订,天天坐“专车”上班,而且每次我都会问一下司机看看我“挣”了多少补贴(贱吧)。最近听到滴滴和快的合并的消息,我的第一个反应是,估计我的小便宜占不了多久了,结果没多久却看到滴滴的公关说“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会继续补贴下去”。啊,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时代,且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平常和朋友们聊到这些疯狂的补贴,常常是相对“呵呵”一笑。不过研究“补贴”背后的商业逻辑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,今天就来瞎扯一下,看看能不能给创业者们一些启示。
第一类补贴:“加速型”补贴
创业就像开一辆漏油的车,有可能还没有开到目的地就漏光了。通过“补贴”来获取客户,就相当于“猛踩油门”,可以加速客户现有的习惯的改变,-查看更多请先登录
网址:http://www.dragonlm.com/a/d/id/MTAwMDcsMTY4.html
文章来源:抖拓-软件宣传部 , 转载请标明出处,谢谢合作!